头号工程须拿出头号力度,展现头号作为。作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年来松山湖紧密围绕市委“投资年”、松山湖“企业服务年”主题,一体推进“百千万工程”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不断在东莞全域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
从松山湖开发者节2024举行、高品质商圈街区持续升级,到5个“口袋公园”上新,绘就美丽圩镇实景图,再到开通2条莞惠城际公交微循环线,多举措提升交通畅达度……当前,立足园区区位、人文、生态、资源优势,松山湖在科技创新、城市建设、服务提升等领域全面发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效,让国际一流科学城的未来蓝图更可感知、更可触及。
身穿国潮人字拖漫步公园,趣味砸冰开启酷爽体验,参与乐队livehouse现场,品味多元地道美食……6月21日—23日,松山湖开发者节2024为东莞市民朋友带来了一场夜间潮流盛宴。三天活动共计吸引客流量超50万人次,带动商贸业营收超5000万元。
近年来,以“乐购东莞乐享松湖”为载体,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松山湖持续提档升级重点商圈、步行街区,创建一批夜间消费集聚区,推动商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松山湖最有潜力可挖的大宗消费品。目前,松山湖已引进AITO问界、阿维塔、比亚迪、红旗、五菱等汽车品牌落户。几天前,松山湖开发者节2024在华为开发者大会期间盛大举行,AITO问界、阿维塔现场展销,进一步释放园区汽车消费购买力。
位处东莞松山湖万象汇店的华为智能生活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段时间,得益于鸿蒙系统的智能先进技术以及东莞、松山湖配套的补贴折扣,大批市民前往门店咨询、试驾体验以及现场订车。
汽车销售市场的繁荣,是松山湖释放消费新活力的一个侧影。今年以来,园区持续加大促消费力度,推出一系列消费补贴,带旺园区消费市场气氛,1-5月累计带动园区规上零售、住宿及餐饮业营收超4亿元。
通过发展夜经济、打造首店消费等途径,松山湖消费场景、消费业态也在演变升级。
东莞松山湖万象汇首次在东莞亮相超2000平方米的樱桃小丸子主题展览活动;松山湖万科生活广场接连上演街舞、说唱、滑板等潮流活动;松山湖佳纷天地湖畔遛弯生活节凸显园区特色休闲文化魅力;滨湖万科里亲子户外骑行、奇特昆虫展活动吸引亲子家庭参与……
松山湖商务与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1-5月,松山湖各大商圈累计营收约13亿元,累计吸引客流约1200万人次,其中“五一”假期期间,累计营收超1亿元,客流量累计超90万人次。
事实上,许多市民朋友这两年能明显感受到,松山湖科学城变得更好逛了。这种观感的变化,来自于台湾潮街美食等消费场所的持续上新,也来自于松山湖悦榕庄酒店等高品质城市配套的建设。
近年来,松山湖以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总目标,谋划打造一大批高标准、高品质的城市服务配套项目。特别是依托湖景一色的临湖宝地,规划打造松山湖文化艺术街区,进一步丰富园区商业文化旅游服务供给。
松山湖商务与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以松山湖“九游体育百千万工程”为行动指引,配合打造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重点推动商圈范围内基础设施和商业设施更新升级;积极引进和培育重点商圈内的一线品牌、区域特色品牌、“老字号”品牌等,推动发展“首店经济”,满足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
行走在松山湖畔,湛蓝的天空映衬着洁白的云朵,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松山湖科学城公园内,随处可见观光游览、休闲小憩的市民……在松山湖,市民总能在感受“科技共山水一色”的发展景观中,见证科学城建设日新月异的变化。
今年以来,松山湖以奋进“百千万工程”为契机,加速夯实绿美底色,扮靓松山湖城市颜值,畅通市民游客来湖游玩体验,持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年初,松山湖科学公园首开区对外开放后,迅速成为了许多东莞市民的热门打卡点。作为东莞市继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园之后的第二个省级林长绿美园,松山湖科学公园坐落在松山湖南侧,目标是打造集生态休闲、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我们在松山湖生活几年,感觉园区发展很快,这里绿化好、空气好,我们都选择在这里养老。”住在科学公园周边的居民说。
开窗见绿,出门赏景。今年,松山湖陆续“上新”5个集纳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口袋公园”,其中礼廊书轩公园占地12000平方米,以“书”文化为主题,植被丰富,为市民提供闹中取静的休息空间;湖岸口袋公园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公园以科学为主题配备丰富的儿童游乐设施,加速打造更多群众身边的“小美好”。
为答好环境综合整治优先题,今年以来,松山湖城管分局高标准建设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将重要廊道相关路段串联成美丽圩镇精品路线,并围绕广深铁路、莞惠轻轨、莞深高速、常虎高速等19条重要廊道沿线路段的违法建筑、违章广告、田间窝棚、乱堆放等问题,形成常态化巡查并形成相关工作台账,对于发现的问题践行立行立改原则,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松山湖绿美生态持续涌现新活力:今年3月,2024年绿美松山湖生态建设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举行,园区各界人士共植千株树苗;5月,松山湖第二小学学生代表在松山湖科学公园增添新绿;6月,华为与来自各行各业的合作伙伴代表在东莞松山湖再次共植“鸿蒙林”……
截至目前,松山湖今年联手社会各界完成植树近5000株,完成进度110%;开展绿美生态课堂,松山湖3万中小学师生共上绿美生态课,持续唱响绿美生态建设主旋“绿”,共同描绘美丽城乡崭新画卷。
5月26日,中国“最长地铁”正式开通,这条地铁横跨广州、佛山、东莞、肇庆、惠州5座地铁。
广东城际“四线”贯通,松山湖市民坐“地铁”玩转大湾区的愿望正照进现实。26日当天,松山湖北站发送旅客近1.1万人次,在39个站点中位列第4,仅次于番禺、西平西和长隆。
“湾区大号地铁”城际铁路外拓大湾区市民出行范围,松山湖也迅速做好运力准备。近期,松山湖探索“轨道+公交”出行模式,计划试点开通2条莞惠城际公交微循环线,线路主要途经周边商圈、产业园区、企业及住宅小区,畅通市民游客轨道出行“最后一公里”。
“惠民公交,无缝九游体育衔接,便利出行”“终于有接驳车了”“这个特别好,点赞,出了厂门就可以直接坐车了”……自启动试点以来,诸多市民纷纷对这一举措表示认可,更提出增设不同线路的建议。
“我们会加大对公交公司的监督管理,确保乘客能够享受到‘城轨一到站,公交即发车’的服务。希望市民朋友选择公交出行,为松山湖的绿色出行作出更大贡献。”松山湖交通运输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松山湖以创新平台为载体,持续带动新兴产业跃升,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势头强劲。随着一批批优质企业聚集落地,也衍生出停车供需矛盾。
近日,松山湖团泊洼片区新投入使用的公共停车场,几乎每天停满车辆。此前,松山湖交通分局会同科学城集团等单位,经过对团泊洼片区建筑停车配建及道路违停进行摸排调研,最终选址在团泊洼生物医药片区偏中心地块,建设公共停车场(生物医药片区停车场),可至少容纳270台车辆停放。
聚焦城市“停车难”“开车堵”“缺少停车位”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当前,松山湖交通分局等部门正编制《松山湖工业西四路和生态园12号路(畅湖路)、芦溪路、兴惠路路内智慧停车建设方案》,初步规划在工业西四路以及生态园片区3个路段增加建设双侧路内停车泊位合计约420个,希望通过科学、合理地统筹规划停车资源,运用现代化的智慧手段,提高运营效率,有效解决“乱停车”“停车难”的问题。
据松山湖交通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松山湖还将计划新增路外公共停车场若干处,含车位1000余个;新增松山湖松月文化广场住宅区、科学城人才社区、松润府、文化艺术街区建设等配建项目停车位不少于6000个,力破停车难题,为百姓幸福“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