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体育)jiuyou-官方网站

紧跟消费新趋势“凉”资源才能变“热”产业—九游体育官网
九游新闻 分类
紧跟消费新趋势“凉”资源才能变“热”产业

  8月11日,南川区金佛山景区,云雾绕着喀斯特桌山地貌翻滚、涌动,形成美丽的云海景观,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通讯员 胡波 摄/视觉重庆

紧跟消费新趋势“凉”资源才能变“热”产业(图1)

  8月7日,云阳县农坝镇云峰村,避暑的小朋友在“林下游乐园”玩耍。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8月14日,武隆区羊角街道清水村村民张秀娥,一大早就背了一篼菜到仙女山场镇售卖。

  “不知游客都去哪儿了?我这些菜原本是种来供自家农家乐用的,可暑假快结束了,农家乐生意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只能拿出来散卖。”张秀娥嘟囔着说。

  今年暑期,我市多个传统热门避暑地的经营者均表示:“生意不及预期,接待量不饱和。”

  作为全国避暑游市场重要客源地的重庆,为何本地稀缺的“凉”资源却略显“冷清”呢?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走访。

  “往年这个时候,我家至少住有三四十个避暑客,订房至少要提前一两个星期,有时连客厅都打起地铺,而今年暑期,房间从来都没有住满过。”张秀娥称。

  张秀娥所在的清水村海拔1000多米,紧邻仙女山场镇,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绿水青山、风景秀丽。

  2019年,依托当地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该村成功打造了懒坝国际艺术度假区。看到商机的张秀娥返乡创业,利用自家房屋开起了农家乐。

  “前几年,生意确实好,上山避暑的客人络绎不绝,一个夏季就能挣二三十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她称,今年暑期,她的农家乐没有延续往年的火爆,不仅房费降到每晚250元以下,入住率也不到之前的一半。

  万盛经开区黑山镇也是我市知名的避暑胜地。看准了“气候差”带来的商机,90后李佳将自家房子改造成客栈,主要接待避暑客。

  “今年,不仅游客上山的时间延后,人流量也少。”李佳说,直到7月中旬,才开始有游客陆续上山避暑,比往年晚了20多天,人流量也有所下滑,“一房难求”的现象基本不存在,尤其是周一到周五,附近绝大多数民宿、客栈、农家乐都有空房。此外,客房价格也有所下降,周末价格普遍只有三四百元。

  该景区位于万盛黑山之巅,海拔1300多米,打造有高空极限类、高空刺激类、高空体验类、游乐趣玩类、自然景观类等游乐设施,深受年轻游客喜欢,是我市知名的热门景区。

  有研究机构测算,重庆人的避暑旅游需求潜力约为500亿元,直接带火了贵州、湖北、四川等周边省市的避暑经济。

  同时,重庆也拥有非常丰富的“凉”资源。全市的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5.33%,其中有海拔1200米以上高山的区县多达22个,如巫溪阴条岭、南川金佛山、石柱大风堡等。

  近年来,我市依托这些“凉”资源,打造了武隆仙女山、丰都南天湖、石柱黄水等多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避暑旅游发展势头喜人。

  “不是重庆人不去避暑了,而是走得更远了。”携程集团区域政务总经理张大伟表示,根据该平台数据监测,重庆既是我国暑期旅游市场的十大客源城市之一,也是十大目的地城市之一。

  今年暑期,“哪里凉快哪里待着”仍是游客首要考量因素之一,但游客的出游半径明显扩大了。

  携程《2024暑期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显示:长线游是暑期主力,占比超过七成。其中,东北、西南、西北地区旅游订单同比分别增长40%、25%、20%。代表性的长线游目的地包括新疆环线、青甘环线、呼和浩特草原环线、川西环线天长线游成为游客最爱。

  该报告还显示,与避暑相关的跟团游、自由行、景区门票等旅游产品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超1倍。其中,草原类、湖泊类、漂流类、水上乐园类旅游产品订单同比增长超两成。

  此外,这个暑期,地球村上更是“长满”了中国人,从非洲大草原到南美热带雨林,从欧洲杯绿茵场到东南亚海岛……都有中国游客的身影。尤其是巴黎奥运会、欧洲杯等体育赛事拉动赴欧旅游订单增长显著,其中法国暑期旅游订单同比增长八成,包车游订单同比增长超五成;德国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5倍以上。

  “本地游客批量外流,赴渝游客又多集中在中心城区,由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庆部分郊区高山避暑游目的地客流量减少。”张大伟称。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长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罗兹柏分析称,相比东北、西北等地的“凉”资源,重庆高山避暑的比较优势相对较弱。随着游客脚步走得更远,过去严重依赖本地市场的重庆高山避暑旅游目的地,在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竞争中,自然落入下风。

  既有3000多万人口的客源大市场,又有广袤的山地资源,还肩负着高山居民“旅游致富”的殷切期盼,重庆如何进一步盘活“凉”资源?

  “避暑旅游,具有形式自由、修身养性、停留时间较长、消费水平较高等特点,是提质增效文旅行业的有效手段。”中国旅游研究院战略所所长吴普称,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立足山地资源优势,融合“大生态”“大农业”“大康养”“大休闲”等内容,打造全国首选山地休闲避暑旅游目的地,大有可为。

  他表示,气候、旅游资源、品牌是近年游客选择避暑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影响要素,其中游客对气候适应性的关注比例达到44.4%,对避暑资源吸引力、避暑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关注比例分别达到43.3%和39.7%。此外,避暑旅游公共服务指数、避暑形象及宣传指数、支撑产业、信息可获性等,也会影响游客的选择。

  因此,重庆要进一步盘活“凉”资源,需进行产业升级,包括大力发展中医药康养、运动康养、森林康养、乡村康养、休闲避暑等,与时俱进地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

  “重庆不少避暑地,不同程度存在产品同质化、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从而造成过路客多、常住客少、回头客更少的现象。”罗兹柏称,重庆发展“避暑经济”,必须充分突出自身优势,补足短板,精准发力,拿出有辨识度的产品,推出有竞争力的服务,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消费产品和服务。同时,还要努力破解季节性消费“忽冷忽热”的尴尬局面,让“春日经济”“夏日经济”“冰雪经济”等形成闭环。(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韩毅)

紧跟消费新趋势“凉”资源才能变“热”产业(图2)

  五六米的水下,鱼儿和水母在身旁翩翩起舞,阳光照进水面,在头顶闪烁着幽蓝的光。 “真没想到,这个矿坑的水体这么通透,水下还能看到不少桃花水母。…

  人民网重庆8月13日电 日前,装载着一批汽车零配件产品的重庆中欧班列,经由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顺利运抵德国杜伊斯堡。这是自7月成功运行铁路直达土耳其线路以来,重庆中欧班列在南通道线路上的进一步探索和战略延伸。…

  八月的山城,烈日炎炎,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的返乡创业者向文杰、刁明月夫妻迎着日头赶路。一路上,刁明月催促丈夫,“快点哟,赶紧去把锦旗送到人家手里,我才安心。…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九游体育九游体育